【财政金融】 政府着力改革税收结构,削减赤字,停止国内借贷,改发国债,国家财政状况好转。近年财政预算情况如下(单位:亿比尔):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预算总额 156.6 151.2 172.1
联邦预算 111 102 111.7
经常支出 85 72 73
资本 26 30 38.7
地方预算 45 49.2 60.4
国防预算 38 30 30
(资料来源:埃塞先驱报)
外汇储备9.289亿美元(2003年),外债32亿美元(2004年)。埃塞属巴黎俱乐部减债的最穷国。1993年以来西方两次大幅减债。2001年5月俄罗斯同意减免埃塞80%(约48亿美元)双边债务。2003/04财年,国际金融机构和巴黎俱乐部减债达30亿美元,美国亦免去埃塞所欠全部债务。
埃塞有商业银行、开发银行、商业建设银行等3家国有银行和1家国有保险公司。另有6家私营银行,8家私营保险公司。
【对外贸易】 埃塞政府五年内三减关税,进口税率降到50%。近年出口回升较快,但因进口需求增加,逆差较大。近年进出口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出口商品主要有咖啡、皮革和农牧产品等,进口机械、汽车、石油产品、化肥、化学品、纺织品和药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吉布提和俄罗斯等。2002年主要贸易伙伴在进出口中所占比重如下:
主要出口国 占总出口% 主要进口国 占总进口%
吉布提 11.1 沙特阿拉伯 28.8
意大利 7.3 中国 7.1
沙特阿拉伯 6.5 意大利 5.9
日本 6.5 印度 4.8
美国 3.8
(资料来源:2004年度经济季评)
【外国资本】 埃塞于1992年颁布《投资法》,1996、1998年两度修订。近年政府采取放宽移民政策、降低投资最低限额等措施加大吸引投资力度,外国直接投资逐步增加,至2004年5月共批准外国直接投资项目391个,协议投资额167亿比尔。外国投资主要来自西方、阿拉伯、印度和亚洲等国家及埃塞的海外侨民,投资领域包括矿产开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
【外国援助】 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暂停向其发放新贷款,2000年12月埃厄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后,恢复对其援助。1991年以来共获援助、赠款和贷款110多亿美元。援款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边机构(占50%以上)及美国(21%)、日本(8%)、欧盟(5%)和意大利(2%)等。2003/04财年获官方发展援助8.33亿美元。
【人民生活】 平均寿命54.4岁,婴儿死亡率96.8‰。政府于2001年12月上调公务员工资后,公务员月工资最低标准为200比尔,最高工资1270比尔。44%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50%人口粮食不足15公斤/月,平均每年约500万人需粮食救济。用电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3%,28.4%的人口有安全饮水。爱滋病感染者近300万,居世界第三位。51%的人口能够享受医疗服务,每36954人一个医生,每5266人一张病床。截至2004年,全国共有医院115所,卫生中心423个,卫生站2167个,卫生点1386个。
【军 事 】 武装力量由国防军、安全部队和民兵组成。联邦政府总理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统帅全国武装力量。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下辖空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国防军参谋长萨莫拉·叶努斯少将(Samora Yenus)为最高军事指挥官。国防军由原埃革阵领导的推翻门格斯图政权的军队组成,1991年革命胜利后成为正规国防军,1996年正式实行军衔制,共分12级,少将是全军最高军衔。现有总兵力21万人,其中陆军20万人,空军1万人。安全防暴部队负责重点警务、维持社会秩序。民兵组织属地方武装组成部分,配合正规部队防卫作战、维持治安。军队装备以苏制武器为主,目前正进行现代化建设。2003年军费支出3.45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
【教 育】 埃革阵执政后,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全国实行10年义务教育制,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截至2004年5月,全国共有小学12471所,中学1400所,公立大学8所,职业技术教育学校153所。在校小学生950万,中学生73万,高校学生7.5万,职业技术学校学生22497人。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是埃塞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成人文盲率60%,小学入学率68.4%。
【新闻出版】全国现有121家报刊杂志。官方有阿姆哈拉语日报《亚的斯泽门》(Addis Zemen,发行量2万份)和季刊《泽门》(Zemen,发行量5000份),奥罗莫语周报《贝瑞萨》(Beresa,发行量5000份),阿姆哈拉语和英文季刊《今日埃塞俄比亚》(Ethiopia Today,发行量7000份),英文日报《埃塞俄比亚先驱报》(The Ethiopian Herald,发行量9000份),阿拉伯文周报《世界》( Alem,发行量2000份)。
官方埃塞俄比亚通讯社(Ethiopian News Agency)成立于1942年,有490名记者,在国内设有37家分支机构。另有私营的瓦尔塔信息中心(Walta Information Center),1993年成立,主要报道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要闻,向国内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主要报刊供稿。
埃塞俄比亚广播电台现有近百名记者,对内用阿姆哈拉等8种民族语言,对外用英、法和阿拉伯语广播。埃塞俄比亚电视台为国内唯一的电视台,1965年开播,全国覆盖率47%,现有180名记者。用阿姆哈拉、奥罗莫和英语每天播放6小时。为加强广播电视管理,埃塞政府于2002年1月通过广播法,并在新闻部下成立了广播局(EBA)。
【对外关系】 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坚持睦邻友好,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推动经济合作和一体化。重视同西方关系,争取投资和外援。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和非洲事务。加强同亚洲及阿拉伯国家经贸关系。1997年以来确定实施“经济外交”,强调扩大经贸合作、吸引外资和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是对外交往的主要任务。与73个国家建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