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Hеспублика Rазахстан)
【国 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花纹图案常在哈萨克民族的地毯、服饰中见到,它显示出哈萨克人民的聪明和智慧。金色太阳象征光明和温暖,雄鹰象征勇敢。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
【国 徽】 呈圆形。圆面中间是哈萨克人的毛毡帐篷圆顶图案,两侧为骏马,上端是一颗五角星,下端的饰带上用哈萨克文写着“哈萨克斯坦”。
【面 积】 272.49万平方公里。
【人 口】 1483万(2002年12月1日)。131个民族,主要有哈萨克族(53%)、俄罗斯族(30%)、乌克兰族、乌兹别克族、日耳曼族和鞑靼族等。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佛教等。
【首 都】 阿斯塔纳(Astana,Астана),人口50.71万(2002年12月1日)。
【国家元首】 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Нурсултан Назарбаев)。1991年12月当选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1995年4月,哈全民公决将其任期延至2000年。1999年1月10日纳在提前举行的总统大选中再次当选,任期至2006年。
【重要节日】 新年:1月1日。纳乌鲁斯节(春节):3月22日。独立日(国庆节):12月16日。祖国保卫者日:5月7日。胜利日:5月9日。宪法日:8月30日。共和国日:10月25日。此外还有开斋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等伊斯兰传统节日。
【简 况】 位于亚洲中部。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9~4°C,7月平均气温19~26°C。
公元6~8世纪,建立过突厥汗国、突骑施、葛逻禄等早期封建国家。15世纪末建立哈萨克汗国,分为大帐、中帐、小帐。18世纪30~40年代,小帐和中帐并入俄国。19世纪中叶以后,哈全境处于俄国统治之下。1917年11月至1918年3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0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1925年4月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36年作为加盟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10月25日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12月10日改国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同年12月16日正式宣布独立。
【政 治】 近年来,哈国体建设步伐加快,政体改革力度增大。1998年10月,根据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建议,哈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改,将总统任期由5年改为7年,在议会中增加10个政党名额。在此基础上,哈议会决定提前举行总统选举。1999年1月10日,纳扎尔巴耶夫再次当选。1999年10月,哈举行第二届两院制议会选举。2000年7月,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议会上下院通过的《首任总统法》,规定首任总统退休后“有权就哈内政和外交的重大问题在哈政府和议会表态,并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各级机关必须对首任总统的倡议予以认真研究,首任总统还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任职,并担任哈各族人民大会主席职务。2001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进一步加强总统地位的同时,不断强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此外,哈议会还相继通过《土地法》、《税典法》、《宗教团体和信教自由法》、《法官地位法》和《大赦影子资本法》等重要法律,继续推行政治、经济和司法改革。2002年哈国内政治形势稳定,政体改革力度加大。1月,哈政府发生更迭,塔斯马加姆别托夫出任新总理。8月,哈政府进行改组,合并及重新划分了政府各部的职能。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制定国家工业发展纲要,落实农村发展计划,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贫困人口等。为严格规范政党活动,7月15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签署新的《政党法》,对政党的党员人数和地区分支机构作出更加严格的规定。目前,向哈司法部提交登记文件的19个政党中只有“祖国”党、哈萨克斯坦公民党、共产党、“光明道路”党等7个政党获得合法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