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美国的关系】 美国曾长期拒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88年12月,在巴解宣布接受安理会242和338号决议并公开谴责恐怖主义之后,巴美开始对话。海湾危机爆发后,巴解一再抨击美在处理海湾危机问题和巴勒斯坦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要求美以同样的标准执行联合国和安理会关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美则指责巴支持伊拉克。海湾战争结束后,美推行中东和谈计划,巴解对此采取积极立场,巴、美关系渐趋缓和。1993年9月,经美撮合,巴以签署华盛顿原则宣言,实现相互承认,美随后宣布承认巴解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1994年6 月24日,美将巴勒斯坦驻美办事处升格为官方使团,并利用美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进行联系。1998年10月,阿拉法特应邀赴美就以色列分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军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在美调解下,巴以签署怀伊临时和平协议。1998年12月,克林顿总统访问巴勒斯坦,这是美总统第一次访问巴自治区。2000年,阿拉法特总统多次访美与克林顿会晤。6月,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巴。10月原美海军陆战队司令津尼被任命为美中东特使,前往中东斡旋,但无果而终。2002年4月5日,美国中东特使津尼在拉马拉会见了阿拉法特。8月7日,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访问美国。这是自美总统布什上台后巴高级官员首次访美。阿拉法特执政后期,美巴关系紧张,美拒绝同阿接触。2005年阿巴斯上台后,美巴关系改善,美国务卿赖斯访巴并会晤阿巴斯。
【同欧盟国家的关系】 巴解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已在10多个欧盟国家派驻了形式不同的代表。欧盟国家曾认为巴勒斯坦国未确定边界,且无政府,故在法律上未承认巴国。但不少国家一直与巴解保持着各种形式的联系,并不断向被占区巴勒斯坦人提供物质援助。海湾危机发生后,欧盟国家指责巴解在海湾危机中支持伊拉克。1991年2月6日,欧共体12国外长宣布冻结与巴解和阿拉法特的接触。海湾战争结束后,欧盟国家与巴解关系逐渐恢复。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欧盟、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瑞士等率先在巴自治区设立代表处,英国、法国由其驻耶路撒冷总领馆与巴自治政府进行联系,并向巴自治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2000年1月,由葡萄牙外长率领的欧盟代表团访巴,阿拉法特总统也于同月访问西班牙,会见欧盟各国外长。2月,法国总理、意大利外长、德国总统和国防部长分别访巴,11月,德国总理访巴。3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德国。4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法国。荷兰首相、欧盟外委会主席分别访巴。6月,德国外长访巴,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长沙阿斯访问意大利。7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法国。10月,欧盟理事会秘书长索拉纳、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分别访巴。11月,阿拉法特总统访问英国。2001年3月瑞典外交大臣率欧盟代表团访问巴勒斯坦;5月欧盟中东特使莫拉蒂诺斯访问巴,6月德国外长费舍尔、瑞典首相佩尔松分别访巴;2月,阿拉法特分别访问了奥地利、希腊,5月阿分别访问了法国、丹麦、比利时。欧盟代表索拉纳分别于2002年2月25日和4月24日访问巴勒斯坦,并会见了阿拉法特。
【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巴解组织与前苏联关系密切。阿拉法特曾多次访苏。苏联解体后,巴解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关系,宣布承认前苏联15个共和国独立,并与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俄罗斯是中东和平进程主席国之一,多次派特使、外长等会见巴以领导人,努力参与中东事务,恢复在中东地区的影响。2000年1月,包括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内的多个东欧国家领导人在伯利恒庆祝东政教的圣诞节。4月,哈萨克斯坦总统访巴。6月,俄内政部长访巴。8月、10月和11月,阿拉法特总统三次访问俄罗斯。10月和11月,俄外长两次访巴。2001年4月,阿拉法特访问俄罗斯。6月、7月,俄中东特使费多温两次访问巴。2005年阿巴斯当选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后访问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