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签证服务提供商

中国签证资讯网

全国:400-990-4166 北京:010-85656691
当前位置:中国签证资讯网 > 出境资讯 > 文明出国 >

接触与交谈

 1、如何进行约见?

  约见,一般可以打电话的方式,通过对方的秘书联系,也可以写信的方式进行。不经过约定,而直接前往访见,通常是不许可的。

  2、怎样通过介绍相互结识?

  介绍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持熟人的介绍信或介绍名片去拜访你想结识的人;也可以在公共社交场合让他人为你介绍新朋友;有的热心的朋友还会为你举行欢迎茶会、酒会,把你介绍给当地社会。

  (1)在社交场合介绍朋友,要亲切自然。例如,在家庭宴请或小型招待会上,主人一般都为后到的客人介绍先到的客人。但注意不要带着后到的女宾转圈介绍所有的客人。在社交宴会场合,作为同一个主人邀请来的客人,也可主动地、有礼貌地相互自我介绍认识。

  (2)在介绍两个人相互认识的时候,总的规矩是:把其他人介绍给更为尊贵的人。例如把年龄较小的人介绍给长者,把一般来客介绍给身份较高的人等等。

  (3)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行介绍要慎重。例如你知道他们之间过去可能认识,后又长期互不来往;或者在外交场合,两个敌对国家的外交官同时出席,即使他们个人之间无恩怨,也可能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来往。这时应尽量回避为他们相互介绍。

  3、一般社交场合的交谈与正式会谈、谈判有什么异同?

  正式会谈和谈判的内容、时间、地点、双方或诸方参加人员均经参加各方事先约定。

  交谈则是在各种对外活动中相遇,或在正式宴会、招待会、酒会、会谈等开始之前,或餐饮席间相互的交谈。

  4、怎样使谈话生动活泼?

  机智与幽默在谈话中十分可贵。有时讲几句富有哲理的话、俏皮话,或讲一段笑话,会使谈话活跃、气氛欢快,甚至可以排解难结,使某些难于解答的问题迎刃而解。

  当然,幽默与讽刺是有区别的。我们不应当无端地讽刺与影射对方。

  5、什么话题可供交谈?

  在社交场合,谈论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形势,当然是一个经常有的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国际上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往往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在这样的时候,往往可以听到最新消息的传播,可以听到各种不同观点的阐述,有心人应当重视并善于运用这种机会。

  社交场合的话题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面谈到的政治性问题以外,人们最共同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交通拥挤、疾病防治;青少年教育、老龄问题等等,以及体育运动、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民情民俗、科技发展、未来世界等等,都可以成为有趣的话题。

  对于中国特有的事物,如中医中药、太极拳、气功、京剧、中国菜等等,外国人也常有兴趣谈及。可以结合所处的环境、场所、谈话对象的职业、兴趣,个人的知识水平等等,就地取材,引出话题,由浅入深。

  6、哪些话题在交谈中应当避免?

  在社交场合谈话,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宜直接询问对方的家庭财产、个人收入、年龄、婚姻状况、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应注意回避;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者或身份高的人;对于不同的宗教习俗,要注意尊重。

  7、怎样做到善于提问题?

  (1)提问时要尊重对方,要自然适当,不要提出使人为难的问题,也不要使人感到你是在有意探听别人不愿谈及的事情。

  (2)如果别人对你提出的问题有所回避,就不要一再追问,而应设法转移话题。

  (3)提问还可起引导话题、转换话题的作用。

  8、交谈中产生不同看法,怎样处理为好?

  交谈中产生不同看法,应当沉着冷静地考虑和分析对方的观点和论据,可以经过友好讨论求得一致;也可把某些分歧先搁置起来,待日后有机会再说,或等待客观事物的发展进程来证明。对于有意挑衅或恶意中伤,可适当“回敬”;也可视情况原则地表明态度,不与纠缠。

  9、社交场合交谈,应注意些什么?

  (1)在相互交谈时,应当注意中外习惯上的差异。例如,外国人见面打招呼常用“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有些中国人常用的“上哪儿去啦?”“干什么去?”等,外国人一般不用。

  (2)有的人在交谈时,一心只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问别人是否感兴趣。这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最好是相互交谈。在交谈时,应面向对方,注意倾听对方所谈;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也不要左顾右盼,目视别处。

  (3)别人正在交谈,不要凑前旁听;如果你有意参与他人谈话,则应视情况相机加入,不可勉强。谈话现场超过三人时,应适当照顾所有在场人员,不要只同其中一二人攀谈,而冷落其他人。

  (4)在社交场合,寡言少语,或甚至一言不发,也容易引起误解,以为你有什么不称心的事,或者以为你不肯直叙己见,对别人所谈不感兴趣等等。

  10、运用电话进行涉外交谈,应怎样讲究礼貌?

  (1)首先应当尽快使对方了解自己是谁,通话双方都应当报上自己的名字;

  (2)如果需要找人,应请对方“稍等”,如该人不在,应有礼貌地给予回答;

  (3)打电话应当使用简洁明快有礼貌的语言;

  (4)除非你了解对方的生活习惯,一般不要在早上8时以前或晚上9时以后给人打电话,中午也要注意对方的休息;

  (5)打完电话应有礼貌地说“再见”,不要随意中断电话;

  (6)如你正在开会或接待客人,为避免让客人久等,应说明情况,请来电话的人改在其他时间再来电话;

  (7)手机只能在合适的场所才能打开,在会场、医院、剧院、电影院等场所,均不宜使用手机;

  (8)在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在公共汽车、电车上使用手机也不合适;

  (9)在餐厅用餐,必须离开桌子到餐厅一角去使用手机;

  (10)打长途电话,特别时价格昂贵的地区,不要随便要求对方主动打过来,可以问清时间后打过去;如果给国外打电话,还应弄清时差,以便不打扰别人休息,等等。

亚洲签证 亚非签证 美洲签证
欧洲签证 商务签证 旅游签证

热门国家签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随机阅读

更多
  • 签证咨询 & 签证办理
  • 认证办理
  • 国际机票
  • 企业合作洽谈
  • 工作日9:30—17:30处理咨询事宜
    其他时间仅处理办理中的业务和紧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