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2003年越农林渔业总产值为163.498万亿越盾,同比增长4.9%,约占当年GDP的21.8%。农业产值为127.11万亿越盾,同比增长4.1%,其中粮食产量3745万吨;林业产值6.17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1%;渔业产值为30.21万亿越盾,同比增长9.5%。从业人员2529人。
2003年主要农作物和水产品产量(千吨)
名称
|
产量
|
稻谷
|
34200
|
咖啡
|
630
|
橡胶
|
350
|
水产品
|
2630
|
(资料来源:同上)
【服务业】 近年越南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商品零售及服务业收入总额为310.469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2.1%。其中国有经济为50.3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0.4%,占总额的16.2%;集体经济3.961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3.9%,占1.3%;个体经济187.43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1.7%,占60.3%;私营经济60.722,同比增长14.1%,占19.6%;外资企业为8.075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4.7%,占2.6%。
【旅游业】 越南旅游资源丰富,5处风景名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近年来旅游业增长迅速,经济效益显著。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疫情影响,旅游业一度低迷。但越南加强推介活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使旅游业逐步复苏。全年接待国外游客220万人次,国内游客1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20万亿越盾,同比下降13%。主要客源国(地区)为中国(70万人次)、美国(21.4万人次)、日本(21万人次)、韩国(13万人次)、澳大利亚(9万人次)。主要旅游景点有:河内市的还剑湖、胡志明陵墓、文庙、巴亭广场;胡志明市的统一宫、芽龙港口、莲潭公园、古芝地道和广宁省的下龙湾等。
【交通运输】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经过重组,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交通运输仍为越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2002年客运量为8.33亿人,货运量2.38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9.4%。
铁路:网络包括6条干线和一些支线,总长3220公里,干线全长2700公里。有410个机车头,其中150多个是蒸汽机车头。2002年客运量1000万人,货运量705万吨。2002年升级改造铁路209公里,铁路桥2000米。
公路:总长13万多公里(其中1.4万公里国道,1.5万公里省道,其余是连接各县乡的公路)。柏油路、水泥路约占10%,汽车总数7万辆,货车8.8万辆,客车6.1万辆。2002年客运量6.83亿人,货运量1.6亿吨。2002年新建和升级改造公路2690公里。
水运:水路总长1.1万公里,内河水运有854艘拖船、28470艘货船、1355艘驳船,运输能力约163万吨。海运有610艘货船、6艘驳船,运输能力84万吨。交通部直接管辖的8大港口为广宁、海防、炉门、归仁、义安、芽庄、岘港和西贡港。2002年全国港口总吞吐量7000万吨。客运量1.34亿人。2002年新建码头450米,河道清淤35万立方米。
空运:全国共有大小机场90个,其中15个为民用机场。3个国际机场分别为:内排机场(河内市)、岘港机场(岘港市)和新山一机场(胡志明市)。原用客机大多为前苏联制造,近几年通过向西方公司购买和租用,正逐步由欧美机型所取代。2000年客运量为402万人,货运量6.2万吨。
管道运输:汽油管道运输建于60年代,现有275公里长的B12输油管道,设计能力为100万吨/年。
【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连续6年超额完成年计划。2003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3%,超额完成年计划的11.6%。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4.1%。
近年来财政收支情况
|
2001
|
2002
|
2003
|
财政收入(万亿越盾)
|
100
|
112
|
138
|
财政支出(万亿越盾)
|
110.45
|
118.84
|
152.2
|
财政赤字(万亿越盾)
|
10.45
|
6.84
|
14.2
|
(资料来源: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