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公立学校对5-14岁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98/1999年教育经费为1.467亿巴元,占政府总预算支出的19.1%。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的1.8%。巴哈马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建立于1974年,1993年在校学生约3201人。西印度大学在巴设有一个分院。1996/1997年各级学校情况如下:
学校(所) 学生(人)
小 学 113 34199
中 学 37 27970
成人学校(1990年) 86 10739
残疾儿童学校(1990年) 5 268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拿骚每日论坛》,发行量12000份;《拿骚卫报》,日报,发行量14100份;《弗里波特新闻报》,日报,发行量4000份。
巴哈马广播公司:国营,1936年建立。
巴哈马电视台:国营,1977年建立,属巴哈马广播公司所有。此外,还可接收美国电视节目和一些卫星节目。第二大城市弗里波特有一个有线电视网。
【对外关系】 奉行和平合作、尊重各国主权的外交政策。在同英、美保持传统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发展同其他英联邦国家和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自由民族运动政府倡导民族自决、独立自主、领土完整和互不干涉原则,主张国际合作及和平解决争端,在地区事务中主张加速地区一体化的进程。谴责类似“9.11”事件的恐怖主义行径,支持国际反恐斗争。对外关系中侧重经济因素。巴为联合国、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国家联盟、美洲国家组织、英联邦以及不结盟运动等成员国。与50多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
【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联合国作用与改革问题: 重视联合国的作用,愿与成员国一道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目标而努力;主张对联合国进行改革,认为联合国改革的目标必须是更有效的机构,能完全满足成员国的要求,并有稳定的财务基础。关于安理会改革问题 ,支持扩充安理会两类理事国,扩充必须本着平等的原则,反映联合国宪章精神,并纠正目前安理会组成的不平衡。认为二战后形成的大国主导的安理会不能应付殖民地时期之后出现的新问题。
经济全球化与发展问题: 认为近十年技术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好处未得到平均分配,只有注重平等、道义、同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才能被所有成员共享。主张建立可持续的、公平的国际框架,以适应高度一体化的全球市场的需要。呼吁支持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在不付出严重的经济社会代价的情况下融入全球经济主流。
维和问题: 对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和安全所做的工作表示欢迎,对联合国在海地维和问题尤为关心,认为维和部队过早从海地撤军将会使海地已取得的和平毁于一旦。
裁军问题: 认为生产和使用地雷继续危害着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巴已和其他100多个国家一道签署和批准了《禁止使用、存放和生产地雷公约》。希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全面支持此公约。巴已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呼吁早日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环保问题: 强调旅游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支持加共体关于禁止有毒及放射性材料通过加勒比海的立场,认为消除贫困和社会发展必须,也可以与保护环境相协调。认为联合国秘书处关于气候变化的框架公约有助于增强各国的忧患意识,以迎接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提出的挑战。
国际犯罪行为(包括恐怖主义、贩毒、洗钱、武器走私)问题: 认为其对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构成威胁,减少此类犯罪最有效的途径是国际社会的联合与协作,巴支持加强防止犯罪的国际法律体系。谴责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支持各种旨在阻止恐怖主义蔓延直至消灭的合法的国际努力。认为1998年第二十届世界毒品问题特别会议通过的重要决议为打击非法毒品的供应、交易和消费指明了方向,呼吁成员国致力于实施这些决议。
小岛国发展问题: 认为小岛国经济依赖于初级产品,其人力、物力资源贫乏,易受自然灾害袭击,难以取得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巴重视拟议中的1999年对《关于小岛国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行动计划》的审查,呼吁外部资源加速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对联合国拟制定脆弱系数的考虑感到高兴,并希其尽快出台,强调单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国家富裕程度是不准确的,认为其不能当然反映发展程度,并经常与平等原则不一致。
经济难民问题:经济难民的涌入对巴哈马等小岛国的压力日渐增大,二战后联合国制定的关于解决政治难民问题的公约已不适用于目前的经济难民问题,呼吁重审联合国难民署的有关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