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签证服务提供商

中国签证资讯网

全国:400-990-4166 北京:010-85656691
当前位置:中国签证资讯网 > 出境资讯 > 各国概况 >

赞比亚共和国国家概况(4)

  【经  济】经济结构单一,采矿业、农业和旅游业为赞经济的三大支柱。独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发展较快,1975年起经济一直不振。多民运执政后,在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推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实行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多样化,努力争取外援,吸引外资,取得一定成效。2003年,赞经济总体运行较好,经济增长率超过预定目标,通胀率下降,铜矿业有所复苏,农业取得丰收。2004年,赞有望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西方捐助国确定的“重债穷国”计划完成点,使赞获得减免38亿美元外债的待遇。

         2003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4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0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3

    通货膨胀率:17.2%

    外贸总额:25亿美元

    投资总额:1.21亿美元

    外债总额:65亿美元

    外汇储备:1.62亿美元

    汇率:1美元=4800克瓦查(20049月)

  【资  源】 自然资源丰富,以铜为主。铜蕴藏量1900万吨,约占世界铜总蕴藏量的4%,素有“铜矿之国”之称。钴是铜的伴生矿,储量约35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此外还有铅、镉、硒、镍、铁、金、银、锌、锡、铀、绿宝石、水晶、钒、石墨、云母等矿物。全国森林覆盖率为45%。

  【工 业】 采矿业较发达,是赞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其主体是铜矿和钴矿的开采和冶炼。独立后赞矿产业曾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铜产量逐年下降。1970年前,赞铜矿一直属于私有。1970年赞政府进行铜矿国有化改革,将赞铜矿重组为罗安(ROAN)联合铜矿公司和恩昌加(NCHANGA)联合铜矿有限公司。1982年两大公司又被合并为赞比亚联合铜矿公司(ZCCM),成为当时世界第二大铜矿公司。奇卢巴政府自1991年起大力推行铜矿私有化,但由于企业私有化后经营管理不善,产量持续下滑。2001年国有大型铜矿私有化全部完成后,产量回升。2003年外资增加,铜产量提高,兼之国际市场铜价上扬,矿业实现了3.3%的增长。

  制造业较落后,原材料和技术均依赖进口。2003年制造业产值增长6.3%。主要有化肥、纺织、水泥、玻璃、粮食加工、制糖、铜制品、轮胎、锯木、汽车装配等。

  【能  源】 主要来自于电力、石油、木材和煤炭等,除原油依靠进口外,其它均能自给。赞水力资源丰富,水电站分别占全国装机总量的92%和发电总量的99%。赞主要从中东进口石油,船运至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再通过坦赞输油管道送至恩多拉市的炼油厂。

  【农  业】农业是赞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位居三大支柱产业之首,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3%。全国约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目前开发的可耕地面积为250万公顷,只占全部可耕地(约4320万公顷)的6%。。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另有花生、棉花、烟草等。正常年景玉米可自给。赞耕地普遍缺乏灌溉系统,农作物抗灾能力较弱,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很大。2004年农业再次喜获丰收,并首次实现了玉米的大量出口。

亚洲签证 亚非签证 美洲签证
欧洲签证 商务签证 旅游签证

热门国家签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随机阅读

更多
  • 签证咨询 & 签证办理
  • 认证办理
  • 国际机票
  • 企业合作洽谈
  • 工作日9:30—17:30处理咨询事宜
    其他时间仅处理办理中的业务和紧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