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签证服务提供商

中国签证资讯网

全国:400-990-4166 北京:010-85656691
当前位置:中国签证资讯网 > 出境资讯 > 出国旅游 >

法国巴黎艺术美食一览(2)

  在较正式的法国餐馆吃饭,餐具、酒具的配备使用都是一丝不苟的。吃什么样的菜用什么样的刀叉,是很有讲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摆了两三套。酒杯也是一样。因为在这里吃食与饮品搭配是一门"艺术"。习惯上,餐前要喝一杯开胃酒;用餐过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红葡萄酒,吃鱼虾一类的海味,要喝干自葡萄酒,餐后有些人还喜欢喝一点白兰地一类的烈性酒。每种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着高矮胖瘦好几个酒杯放在跟前,还真让不胜酒力的人"肝儿颤",不过好在这里不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席间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虽频频举杯,却都浅饮即止。保持餐桌上欢快的气氛,但又不至于过分喧闹。

  七荤八素的场面在西餐中是见不到的。饭菜做得虽精美可口,但量都不大。而且是吃完一道,才上下一道,菜谱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三页,主菜不过十来种,一般是先上一些沙拉之类的冷盘,汤有浓浓的肉汤,也有清淡的蔬菜汤。然后是鱼肉之类的两三道主菜,其中法国人比较爱吃的有法式蜗牛、牡蛎、鹅肝等。主食以面包为主配上奶酪和鹅肝酱,最后是点心、冰淇淋等甜品,当侍者端上咖啡来的时候,就表示用餐结束了。简单的几道菜加上酒水,却要花上几百上千法郎。难怪法国朋友都说,这里不是平常百姓能经常光顾的地方,它的存在主要是服务于那些有钱人的。不仅大餐馆如此,就连那些装修考究点的小餐馆,想要吃上一顿普通的法式牛排、炸香肠加葡萄酒的套餐,也需一百法郎左右。所以近些年来,正宗的法式大餐,已越来越少有人问津。而经济实惠的日本寿司、意大利面条、甚至中国菜,倍受现代人的青睐。

  巴黎的美食,可以用"数不胜数"来形容。除本土的以外,世界其他地方美味佳肴也都可以尝到。但最受当地人推崇的,还是一些传统的法国菜。比如像名扬四海的法国蜗牛,就有几十种吃法。其实依我看,它无论是形状、大小、味道,都很像我国家庭或在小餐馆中常吃的田螺。肉虽不多,吃起来却津津有味,据说法国人每年要吃掉三亿多只蜗牛,由于生产数量有限,它的价格已上涨到每打几十法郎,但有时还是供不应求。

  巴黎人爱吃的另一种食品,就是鹅肝。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种,还可以做成鹅肝酱,是极好的佐餐佳品。法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鹅肝酱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要吃掉两千多吨。而且价格不菲,质量的好,要卖到每公斤七八百法郎。此外,品种繁多功的奶酪也是巴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据说它是200多年前,由一个牧师发明的,现在已有360多个品种。当初戴高乐将军曾感叹道:"要治理好每天都有一种奶酪的国家是不容易的。"每当从法国朋友那里听到这句话,对方都表现出无比的自豪。难怪这里有"奶酪王国"之美称。

  面包,是人们朝夕相伴、必不可少的东西。走在巴黎的大街上,你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怀中抱着几根长约五六十厘米,胳膊粗细的面包棍。这也是此地的一大特色。面包的种类很多,但人们日常吃的就那么几种。其具有外观金黄、内部质地松软、入口香脆适中的特点。半个世纪前,这里的面包都是用木炭烤出来的,火候全靠有经验的师傅来掌握。进入七八十年代以后,面包生产已逐渐走向自动化,从和面醒面,到入炉出炉,全由电脑控制。而且还可以对和好的面进行速冻,随时想吃,拿出来放进烤炉即可。烤炉也都改成了用电或者烧煤气的。但也有人对这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样做破坏了法国面包特有的香味,已不能算是正宗产品了。不管怎么说,自动化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大大地降低了成本。一根面包棍只卖几个法郎,一个人一顿还吃不了,真是既经济又实惠。而且在巴黎的餐厅用餐,面包是随时可以添加而不另收钱的。

亚洲签证 亚非签证 美洲签证
欧洲签证 商务签证 旅游签证

热门国家签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随机阅读

更多
  • 签证咨询 & 签证办理
  • 认证办理
  • 国际机票
  • 企业合作洽谈
  • 工作日9:30—17:30处理咨询事宜
    其他时间仅处理办理中的业务和紧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