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签证服务提供商

中国签证资讯网

全国:400-990-4166 北京:010-85656691
当前位置:签证首页 > 国家签证 > 印度签证 >

阿格拉游记攻略_我为什么要去印度_印度

如果你决定去印度旅行,那么你该做什么准备呢?我想,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放松。在我想去印度旅行之前,对那里的了解微乎其微,知之甚少,可以说,90%的信息来源于电视及报纸新闻。可想而知,那上面充斥着印巴冲突,边境问题,火车出轨以及寺庙踩踏事件,时不时的再来点恐怖袭击。这些让所有对自助旅行持保守思想的中国人望而却步,他们不明白也不理解那样的一个国度,究竟有什么,又能有什么?

我想所有人在质疑印度的同时,忽略了她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事实。但愿这不是因为中国没有给人们做一个好榜样。

我曾经从一位朋友那里来了解了些许她游印度的经历,她在餐桌上跟我描述位于恒河边的圣城瓦拉纳西以及火葬仪式,还有旅游印度感官上的种种刺激,一时之间勾起了我前往印度的欲望。可事情往往不那么简单,随后我知道那里的食品卫生状况令人堪忧,最印象深刻的描述就是,那里的人对卫生完全没有概念。有游客因为吃到不洁食物,导致上吐下泻,被困在宾馆好几天,甚至提前取消或缩短旅程;还有人被迫造访阴暗肮脏的诊所被连轧数针,一面还要担忧会不会传到艾滋或肝炎。而神圣的恒河,在外人看来,也是一条十足的垃圾河,主要的污染不是化学工业,而是人类的排泄物以及生活垃圾。而河水很可能成为当地人生活及饮用水的来源。还有那里要命的咖喱,似乎印度就只有咖喱,口味重,辣,国人难以适应。甚至还有人担心中印政治争端会否成为当地人严厉对待你的理由。

面对上述诸多“挑战”,我敢做的,仅仅是把印度当成众多候选目的地之一。

虽然我再仔细不过的阅读了LP印度(《Lonely Planet – India》)关于健康及饮食的所有文字,对每一个热门候选目的地的餐厅也逐一详读,但去之前,仍然坚定不移的毅然决然的准备坚持我的“食品安全法”:

1.只喝经确认是完整封口的瓶装水。

2.不吃任何路边摊。

3.只到LP推荐的或确认为安全的餐馆就餐。

4.不接受任何陌生人递上的食物。

5.不喝有冰块的饮料。

6.如有必要,刷牙也要用瓶装水。

对于第1,2,3条,我在整个旅程中都坚持执行。第4条,没人给我吃过东西。第5条,多数情况下我都指明不要冰,一次在必胜客里因为忘记关照,所以饮料带了冰,但服务员说是净化水做的,很安全,确实如此。第6条,只有到印度的头两天用了瓶装水刷牙,后来发觉实在没有必要如此,后来改用自来水,事实上,自来水清澈透明,刷牙没任何问题。

此外,为了不让印度之旅另我“遗憾终生”,我到上海国际旅行保健中心注射了霍乱疫苗,疫苗除可抵抗霍乱外,还可以抵御产毒性大肠杆菌导致的旅行者腹泻,在旅行者腹泻中,约有65%是由产毒性大肠杆菌所致。还要注射甲乙肝联合疫苗,这不仅仅为了印度,考虑到肝炎疫苗的长久免疫性(全程接种可能终生免疫),印度成为我接种肝炎疫苗的理由。

我做完了所有物理和化学上所能做的一切。我还从没经历过旅行之前的如此“忐忑”。

旅行印度,给我最大的意外,并非那里的食物是多么的安全,美味以及令人放心。(当然,在遵守“食品安全法”的前提下),而是那里的人们是那么的热情好客。走在路上,常常会有路人和我主动打招呼,问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参观时,时不时的有当地人要求和我合影留念,互致问候;有事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也会招来旁边的当地人和我攀谈,话题从中国到印度,从生活到政治,从收入到国家经济甚至问我在中国的生活。其中种姓制度(caste)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但我不敢冒昧的提出这个问题,生怕这是一种冒犯,很幸运在斋浦尔遇到的长者,他向我详细介绍了印度今天的种姓制度。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观礼火葬时,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把在此工作的志愿者当成缠人的伪导游而置之不理,他详细的和我阐述恒河的火葬文化,信仰以及由来,让我从心灵的莫名震撼到初步了解,使我不虚此行。

独自旅行往往为我创造了更多机会去接触当地,使自己与他人的相互交流更加容易也更加自由。我不用顾忌我的同伴,不会分心,没有矛盾,从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旅行本身中去。当回国以后,我的美好回忆,还将包括与当地人的一次愉快和富有知识的攀谈;旅途中结识或结伴的世界驴友,当各自的旅程结束,我们依然保持邮件往来,互邀对方何时来家里做客。我的世界将不再是原来那小小的空间和每日程序化的进程,她已经变得不同,进入无限的膨胀和随机状态。我的视野将不再是眼前的办公桌,而是储存在电脑里的那张世界地图。立足当下已经成为很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旅行就是这种方式的最佳实践之一:如果你想去哪里,那么就不要犹豫,不要寻找理由,行动,从现在开始。

在连续16天的旅途中,我不断的发现真实的印度与耳闻的印度之间的差距。

对于食物,只要不随便乱吃乱喝,那在印度吃喝和我在别的国家并无二致。咖喱香浓美味,有辣的不辣的各种口味自由选择,不愧是印度菜的代表,令人难忘。除了咖喱,还有各种各样的烤饼,有厚有薄,有大有小,配各种蘸酱来吃,每一口都不一样。还有最适合我们吃的炒饭和炒面,价格便宜量又足。饮料的代表作就是酸奶了(lassi),除了原味,还有甜味和各种水果口味。我最喜欢喝的是印度的奶茶,masala tea,味道非常特别,令我过口不忘。瓶装可乐也是我的最爱,天热的时候来上一瓶,冰凉清爽。在印度很少看到酒精类饮料,不过啤酒还是很常见的。

对于交通,遇到火车出轨和中大奖的概率比,可能还更小一些。火车旅行最大的威胁不是安全,而是晚点,我在印度做过4趟过夜火车,每趟都想商量好了似的,晚点一个半钟头。至于印度火车人满为患,人挂车外,端坐车顶的生动画面,我真是无缘一见。当地人说那是印度大城市与市郊之间的通勤车的高峰时段的照片。而空调卧铺火车也非常舒适干净,并且设施齐全,因为车开的慢,噪音不大,也不太晃,连我这种“认床”的人也能安然入睡。而城市交通,大城市有地铁和轻轨,虽然除新德里外的设施不能称之为现代化,但满足出行需求已绰绰有余。至于Tuktuk车以及人力车,都是理想的代步工具,前提是事先谈妥价格。印度城市路况嘈杂混乱,车流混杂,噪音不断,令我无奈,反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危险,至少你不可能被飞驰而过的土方车或者喝醉酒的司机在一秒钟之内夺去生命。

牛对于印度人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悠然自得的出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田间地头,他们旁若无人,以城市垃圾为食。他们可能成为马路交通的障碍以及旅行者的乐趣。

我觉得印度人对中国是怀有钦佩和羡慕之情的,我常遇到的印度人,都夸奖中国的经济比印度发展的更好,也更有钱,更现代化。他们对我很友好很热情,我有时为了想要清净,甚至不得不控制一下我的礼貌和微笑,因为不这样的话,我会交到太多的印度朋友了。他们的友善绝不是带有选择性和歧视性的,他们同样渴望了解世界,渴望被世界认知。

由于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融合的国家,这导致全国共有超过20种不同的语言,而且各语言之间差别很大,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旅行在外的印度人,来到陌生的地方,如果不懂当地的语言,那么英语就成为他们之间顺畅交流的唯一可能。我在火车上和身边的印度人了解到,很多印度人都懂不止一种民族语言,尤其是临近地方的语言。在印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说英语,英语的普及程度,随人群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因为英语并不是母语,很多时候要靠后天的学习,那些从小上不起学的穷孩子,英语就普遍很差,甚至无法做简单讨价还价的交流。印度现在在大力提倡印地语,希望印地语成为真正的国语,能够取代英语在国民心中的地位,但这并不容易,流利的英语有时是身份和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象征,并且就业也更有优势,这导致印度社会崇拜英语的热潮难以快速消退。在印度看到报道说,在印度大学以上学历人群中,英语仍然是普遍使用的日常用语。

除了语言上的区分,另一种更加严酷的区分就是种姓制度。印度教中,每一个人自出生起就具有了继承父母而来的种姓,各种种姓在印度被分为四个等级:

婆罗门(Brahmin):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Kshatriya):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比如武士;他们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Vaishya):普通劳动者,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Sūdra):奴隶,受到压迫和剥削最深。

此外,还有比首陀罗更低,不入流的贱民,亦叫做单陀罗,成份是打仗的战俘,以及不遵守种姓制度而结合的人。

具有第一和第二等级种姓的人,几乎垄断了国家财富,享受最高的待遇。第三等级则是大多数的普通民众。

由于种姓是世袭制,并且不同种姓的人被严格禁止通婚,这使得每个家族的命运世世代代得不到改变,违反种姓制度进行异族通婚的人会被认为是贱民,永远没办法脱身。时至今日,印度人依然遵守着他们祖祖辈辈的传统,坚守着种姓制度的制约。

尽管人们逐渐意识到种姓制度带给国家发展的巨大局限性和不公平,但我从斋普尔的两位老者口中得知,他们的子女在婚姻大事上,依旧必须遵守同种姓结婚的制度,通常父母会为适龄的子女挑选对象,如果子女不反对,可在几个月内完婚,如果至少有一方反对,那他也可以自己寻觅中意伴侣,但必须是同种姓的才能获得认可。并且印度教徒很忌讳离婚,即便离婚,甚至一方死亡,一般也不会再婚。印度教徒的离婚率更是小于5%。

当我问他们是否有可能在印度取消种姓制度时,他们的回答很简练:We can’t!我们不能这么做!我追问他们如果取消,他们会觉得开心吗?他们再次重复了上面的回答。对于这种源自宗教的制度,我能够理解变革的希望将是多么的渺茫。

面对这样的印度,你会期待什么样的景观?老实说,当我买好机票上路之前,我只知道泰姬陵、恒河以及贫民窟,在我的印象里,那里是一个古老神秘但又肮脏混乱的国度。之后从LP上获得了大量关于印度的信息,让我对印度有了合理的期待。在北印度旅行,我不仅领略到印度伊斯兰王朝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皇宫古堡建筑,还领略到其周围壮丽的自然风光。坐落在粉色之城斋普尔市郊的琥珀堡,是一座建在高山上的皇宫,不论是从山下仰望其全景还是徜徉其间,观摩宏大的音乐厅以及错综复杂的古堡内部,都令我感到新奇,大开眼界。在琥珀堡上面的山头,还有一座防御城堡,那里显得更加安静也更加威严,从那里可以俯瞰琥珀堡的全景以及建在山下和峡谷之间的城镇全貌,这里视野非常辽阔,最适合找的地方坐下来,静静的发呆。

另一座令我印象深刻的古堡是坐落在焦特布尔的梅兰黑格古堡,那里是绝对不可以做错的行程,巨大的古堡就坐落在山上,人们可以在市中心任何位置看到古堡的存在,我从住处出发,爬上十几分钟的台阶,就来到山脚下的城堡入口,从这里要走过好几道城门,每道城门都有设计者的用意,以防止敌人轻易的攻入城堡。城堡建筑内部,多级的庭院式分布引导游客逐级深入,节节攀高,每一级都有每一级的作用,从会客室,表演厅到大殿,再到后宫深闺,在古堡里,我不仅有机会可以领略古代印度土邦主的奢华生活和神奇的皇宫构造,还可以俯瞰整个蓝色之城,焦特布尔古城区。据说当地家家户户之所以把房子外墙染成蓝色,是因为这种染料是一种绝佳的驱虫剂,而且蓝色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这对居住在沙漠边缘的人们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这次做了明智的决定,在拥挤的行程中,排进了杰伊瑟梅尔,这个坐落在印巴边境附近的沙漠之城,游客们也称他为金色之城,建在城内山坡上的金色城堡,是这里的一大亮点,城堡就好像是一座城中城,在城堡里漫步,不仅可以参观复杂精美的皇宫,在平台上一览金色之城的全景;也可以走进几座雕刻精美以至于让人眼花缭乱的寺庙,发掘当地独有的宗教文化。或者在城堡内的任何一条主路上购物,这里售卖各种各样的东西,手工艺品,书籍,织物还有DVD。城堡外,最值得流连的地方就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人们称之为Havili。在建筑的表面,雕刻异常精美和复杂,而且数量惊人,让我来不及细看,置身这样的街道之中,我真不知道要把视线的焦点放在那里为妙。这一切,全部都是金色的。

印度的人文景观就是这样,独具匠心,不可复制,只有当我来到这里之后,才有了最真实同时也更全面的体会。

在来到上述的拉贾斯坦邦之前,我还走过南印的钦奈,西孟加拉邦首府加尔各答,北方邦的瓦拉纳西和阿格拉。人们对于南印普遍感到陌生,那里并不是人们旅行印度的首选,虽然我把第一站选在钦奈是出于难敌超便宜机票的诱惑,但我知道促使我下决定的还有对南印的好奇。深夜,当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位于钦奈市中心的旅馆门口时,我对印度的城市有了第一次的印象,房屋低矮破旧,道路细窄蜿蜒,除了昏暗的路灯,一片漆黑。当我第二天起来,发现人们拿着水桶,就在十字路口边洗澡洗衣,我好似司空见惯般地从他们身旁匆匆走过,跨过不知为何会水流成河的道路,到自己信得过的餐厅吃早餐。钦奈也有自己的城市轨交系统,高架轻轨斜穿市区,给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这里轻轨的景象,颠覆了我对现代化城市交通的理解。直到我走到轻轨站入口处,我还在怀疑这是否是一座已经废弃的车站,站体十分破旧灰暗,门前及其冷清,车站一楼也是空空荡荡。我终于在一楼找到了售票处,车票便宜的惊人,3站路只要4卢比,约合人民币6毛钱。原来这里还有直达站台的电梯,我还是选择走楼梯,直到上到三层站台,站内依旧空旷,有些角落还堆满东西,有点战争游戏场景的味道。列车车门处没有车门,什么也没有。也没有车窗,只有几根栅栏,车厢里一排排的座位就好像是公交汽车一样。而这样的列车,的确是电气化的。人们喜欢在列车启动了之后才开始准备上车,怎么上呢?他们追着列车一路奔跑,然后蹭的一下跳进车厢,是啊,反正没有车门,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们并不是因为车子太挤被迫为之,而仅仅是一种乐趣。我在去机场的路上,就亲眼目睹放学回家的学生们,你追我赶的,在每一个站台,复制着他们跳跃的乐趣。

加尔各答的地铁则要先进一些,乘客进站必须安检,车站内禁止拍照。也许是因为运行于地下,这里的车装了车门,但车窗依然是铁栅栏,车内有电扇没空调。但它对我来说依旧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和价格最友好的出行方式。印度似乎哪儿都一样,人们一贯奉行有墙的地方就是厕所的行为规范,所以我可以频繁的在墙边发现人类的排泄物,包括液态和固态。频繁到我几乎不敢往墙根走,实践证明,只要远离墙根和越过路上的不明液体,一切都没问题。回家后,我发现楼下小区常常会有狗粪便,而且狗也喜欢到处撒尿,标记“领地”,尤其是私家车的轮胎下,这些场景,常常令我回忆起印度城市的一幕。即便如此,加尔各答一样拥有众多雄伟,历经沧桑的英国殖民期建筑,他们相聚在一起,我徒步就可以轻松的参观。其中最耀眼的要数维多利亚纪念堂以及它附近的圣约翰大教堂。这里古老的有轨电车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许多电车从50年代运行至今,非常古朴。

旅行印度,人们宁愿跳过阿格拉也绝不愿错过瓦拉纳西,这座印度教徒心中的伟大圣城,是众教徒的心灵家园。这里最令人震撼的场景,就是坐落在恒河边上的露天火葬场,从恒河边逐级向上一直到建在石阶上的露台,在这里每天都要焚烧300多具尸体。据身边的志愿者向我描述,葬礼的程序是,当死者过世后,家人用布将尸体包裹,用担架抬到恒河进行最后一次沐浴,接着家人要到木头市场购买约30公斤的木头,木头分很多种,不同树木价格相差悬殊,最便宜的150卢比一公斤,最贵的檀木,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因为焚烧尸体会有强烈的味道,因此可以掩盖异味的稀有檀木变成了最昂贵的木材,许多穷人家只能买一些檀木木屑,烧尸时撒一点。接着把买来的木头架起来,把尸体放上去,进行点火前的简短仪式,一般主持焚烧的人按照辈分来决定,比如妻子过世,由丈夫主持;父母过世,由长子主持,如长子也过世了,则由次子主持,如果没有儿子的人家,则由死者的长兄主持,以此类推。通常尸体会焚烧3个小时,焚烧时,家人要不断的用竹竿控制尸体,以使其尽量烧尽。至于为何限制为3小时,据解释是因为需要焚烧的尸体太多,虽然这里每天24小时都在不间断的焚烧着。最后,家人将把焚烧完毕的残骸撒入恒河。能够在瓦拉纳西火葬,可以说是每一个印度教徒一生的愿望,但很不幸的是太多的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运费或木头的费用,只能遗憾的过世。为什么他们希望能在恒河边火葬,尤其是在瓦拉纳西呢?原来信徒的认为这样人死后才可以升入天堂,以至于可以获得美好的来世。而且火葬场不允许有女人,这是因为信徒相信女人的眼泪会阻碍亡灵升入天堂。看完晚上恒河边的祭祀表演回旅馆的路上,我再次经过火葬场,数十具尸体燃烧时所发出火光映红了岸边,好像一堆堆的篝火,但这绝不是浪漫的篝火,而是对死者的祭奠。

没有做过功课的人,都不知道阿格拉这个地名,但提起泰姬陵,则是无人不知。泰姬陵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地方,有的游客对他交口称赞,说不愧为印度的国家名片;有的人则不感冒,说看了之后实在觉得就那么回事,还不如附近的阿格拉堡有看头。我觉得泰姬陵就建筑本身而言,的确非常美丽动人,她两侧的两座红色清真寺也是威严耸立,叫我过目不忘,也许是人们对她太过了解又太过期待,反而没了惊喜。阿格拉堡历经两代王朝的洗礼,其外部深红色的城堡外墙很具有冲击力,让我恨不得马上冲进去一瞧究竟。城堡里红色的伊斯兰风格建筑是由前代皇帝所建,建筑目的主要是用于防范外族入侵。而他的儿子在继位以后,可不这么想,他把红堡从军事防御工事改建成了一座华丽的宫殿,城堡内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就是他的后来之作,它们雄伟大气,有巨大的公共音乐厅和奢华的内殿以及美丽的花园,还有建在瞭望平台上的皇帝宝座,成了游客竞相留影的好地方。

其实距离阿格拉40公里的Fatepur Sikri古城,同样精彩绝伦,比起阿格拉,我更喜欢,也更怀念那里。从阿格拉汽车站跳上一辆开往那里的公交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里有一座建在低矮山顶的巨大清真寺,我攀爬石阶,到达其高大的拱顶入口,这里好像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没想象过清真寺是如此巨大彪悍,让人感到饥渴。矩形的宽大回廊围绕中心广场,在每个方向上的中央都有一座高达的拱门,广场上还有一座乳白色的大理石建筑,那是一座陵墓。清真寺附近的皇宫同样值得一逛,我到达的时候正值夕阳西下,皇宫内几乎没有游客,陪伴我的只有宁静的红色砂岩建筑群和时而掠过的绿色鹦鹉,建筑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出深红色,给我更加庄重的感觉,这是一座孤独的宫殿,坐落在荒凉的山头,她在历史上也仅仅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挥过作用。但这里也因此更吸引我,尤其是当我迫切想要躲避人群的时候。

德里或者新德里,这里是印度矛盾的集中呈现地。一面是破败不堪,混乱嘈杂,似乎遭人抛弃和唾弃的老德里,一面是现代化的柏油马路和良好的绿化,现代商业街区簇拥,政府机关集中的新德里。我一天之内穿越了新、旧两个德里,就好像穿越了时空:旧德里的牛依旧闲庭信步,旁若无人;新德里的林荫大道,各种车辆川流不息。

胡马雍陵被人们称为小泰姬陵,坐落在距离南部火车站不远的地方,下了火车,叫辆人力车很快就可以抵达。这里的建筑也是红色,红色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加上这里是印度伊斯兰王朝六大皇帝之一的陵墓,就又显出一种深邃。我很早,大约9点不到抵达这里,里面几乎没有人,主建筑周围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高高的树木下是大片大片的草坪,我在这里坐了好久,享受这份平静与安逸。走上胡马雍陵的大平台,可以近距离的欣赏这座伊斯兰建筑,但它的里面有些单调乏味,除了一座位于中央的棺木,空空荡荡。在游客到来之前,随意找个地方小坐,是感受这里的最佳方式。当我12点结束游程往出走时,看到了浩浩荡荡的人群向我迎面涌来,我当时那种庆幸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

新德里市中心的Counght Place是由多条环形马路围成的中心商业区,在圆环的中心是修葺一新的街心花园,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所。外围沿街则是商铺林立,还有众多优雅的餐厅,商品和餐厅的价格,对于这个地段和他的品质而言,都可以令我满心接受。

这就是我眼中的印度。印度的官方旅游宣传口号是:Incredible India!难以置信的印度!这也是我最后想要说的话。

请保持耐心阅读至此的朋友,有一天一定要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去亲身发掘和领略他的别样魅力!

 

亚洲签证 亚非签证 美洲签证
欧洲签证 商务签证 旅游签证

热门国家签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随机阅读

更多
  • 签证咨询 & 签证办理
  • 认证办理
  • 国际机票
  • 企业合作洽谈
  • 工作日9:30—17:30处理咨询事宜
    其他时间仅处理办理中的业务和紧急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