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国家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

    国家名称:克罗地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roatia)

    克罗地亚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西北和北部分别与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接壤,东部和东南部分别与塞尔维亚、波黑、黑山为邻,南濒亚得里亚海。其国土形状像一只振翅飞翔在亚得里亚海边的大鸟,首都萨格勒布就是它跳动的心脏。

    地形分三部分:西南部和南部为亚得里亚海海岸,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中南部为高原和山地,东北部为平原。气候依地形相应分为地中海式气候、山地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克罗地亚拥有17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被世人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地方。   

    克罗地亚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红、白、蓝三色。旗面中间绘有国徽。克罗地亚于1991年6月25日宣布脱离原南斯拉夫独立,上述新国旗是1990年12月22日开始启用的。 

    克罗地亚国徽:为盾徽。盾面由25个红、白相间的方格组成。盾徽上端有一个风格化的王冠,王冠由五个小盾组成。从左至右五个小盾上的图案分别为:一弯白色新月和一枚黄色六角星;蓝、红相间的条带;三个饰有王冠的黄色狮子头;红角红蹄的山羊;一只貂和一颗六角星。国徽来自9世纪的克罗地亚古老王国的标志,五个小盾象征当时王国的五个省区。 

    克罗地亚人口:457万(1997年)。主要民族是克罗地亚族(78.1%),其他为塞尔维亚族、穆斯林族、匈牙利族、意大利族、阿尔巴尼亚族、捷克族等。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信教人数占总人口的76.6%)。

    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Zagreb)位于克罗地亚的西北部,坐落在萨瓦河西岸,梅德韦德尼察山脚下。面积284平方公里。人口77万(2001年)。一月平均气温-1.6℃,七月平均气温20.9℃,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量890毫米。

    克罗地亚简史:6世纪末7世纪初,斯拉夫人移居到巴尔干半岛定居。8世纪末和9世纪初,克罗地亚人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10世纪建立了强盛的克罗地亚王国。1102至1527年处于匈牙利王国统治之下。1527至1918年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直至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12月,克罗地亚与一些南部斯拉夫民族联合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德意法西斯入侵南斯拉夫,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1945年反法西斯胜利后,克罗地亚与南斯拉夫合并。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克成为六个共和国之一。1990年5月,克举行二战后首次多党制大选,克民主共同体获胜执政。同年12月,克通过新宪法,规定克为主权和民主国家。

    1991年6月25日,克罗地亚共和国宣布独立,同年10月8日正式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此举引起克境内塞尔维亚居民的武装抵抗。1992年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向克境内的塞尔维亚族聚居区派遣联合国保护部队。     

   克罗地亚经济:拥有5.6万多平方公里国土和400多万人口的克罗地亚,1991年脱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独立。克是原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2006年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9661.4美元。

    克罗地亚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全国森林面积20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5%。此外,还有石油、天然气、铝等资源。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纺织、造船、建筑、电力、石化、冶金、机械制造和木材加工业等。

    克罗地亚旅游业发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业已成为克罗地亚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旅游业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2007年,克旅游收入达到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主要风景区有秀丽迷人的亚得里亚海海滨、普利特维采湖群和布里俄尼岛等国家公园。
  

    克罗地亚文化:克罗地亚与意大利仅一海之隔,自罗马帝国时代开始,至中世纪威尼斯盛世,都深受意大利半岛的文化影响。目前,克罗地亚仍保留着普拉的圆形竞技场、波雷奇的长方形教堂、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安罗马皇帝宫殿建筑群等古罗马遗迹。这些古建筑与拥有“亚得里亚海珍珠”之称的杜布罗夫尼克和特罗吉尔两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克罗地亚签证:克罗地亚商务签证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