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提-国家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

    国家名称:吉布提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Djibouti)

    吉布提面积2.32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南与索马里为邻,北、西和西南与埃塞俄比亚交界。境内地形复杂,大部地区为海拔不高的火山高原,沙漠和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间有低洼平原和湖泊。南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一般海拔500-800米。东非大裂谷经过中部,裂谷带北端的阿萨勒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3米,为非洲最低点。北部穆萨·阿里山海拔2020米,是全国最高点。境内无固定河流,只有季节性的小溪流。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近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少雨。

    吉布提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9∶5。靠旗杆一侧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边长与旗宽相等;右侧为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上方为天蓝色,下方为绿色。白色三角形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天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绿色象征土地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红五角星代表人民的希望和斗争的方向。整个国旗图案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平等、和平”。

    吉布提国徽:中心图案由五角星、矛、刀、盾等构成。一双黑人的巨手各握一把利刀,两把刀之间是一个圆形的盾,盾后有一支长矛,矛上端是一颗象征独立自由的红色五角星。图案以绿色橄榄枝环饰。整个图案象征吉布提人民时刻准备着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也表达了该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吉布提人口:71.2万人(2005年估计)。主要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伊萨族占全国人口的50%,讲索马里语;阿法尔族约占40%,讲阿法尔语。另有少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主要民族语言为阿法尔语和索马里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4%的居民为穆斯林(逊尼派),其余为基督教徒。
    
吉布提
首都:吉布提市 (Djibouti) 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且是东非最大的海港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亚丁湾西岸,面对红海南大门的曼德海峡,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扼红海入印度洋的咽喉,凡是北上穿过苏伊士运河开往欧洲或由红海南下印度洋绕道好望角的船只,都要在吉布提港上水加油,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西方称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人口62.4万(2005年估计),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热季平均气温31至41℃,凉季平均气温23至29℃,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故有“炽热的海滨之国”之称。

    吉布提简史:殖民主义者入侵前,境内由若干分散的苏丹王统治。从19世纪50年代起,法国开始入侵。1888年占领全境。1896年成立法属索马里。1946年为法国海外领地之一,由法国派总督直接统治。1967年给予它以“实际上的自治”地位。1977年6月27日宣告独立,成立共和国。1981年政府取缔所有反对党,只承认执政党为合法政党。1987年4月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古莱德蝉联总统。1991年吉布提政局较为动荡。1992年开放党禁,实行政党自由、新闻自由。1994年12月26日,吉政府与叛军正式签署了和平与民族和解协议。叛军放弃武装斗争,成为合法政党,吉内战结束。

    吉布提经济:吉布提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贫乏,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依靠进口,80%以上的发展资金仰赖外援。交通运输、商业和服务业(主要是港口服务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001年,吉政府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计划2001-2010》,重点加强经济自由化和对外开放;减少财政赤字,控制通货膨胀,保证足够外汇储备,保持货币稳定;促进私营经济发展;加强环保和国土整治;扩大就业;大力吸引外资,将吉港口和机场的经营管理权转让给沙特阿拉伯的迪拜港。2002年吉经济形势有所改善,拖欠公务员的工资逐渐还清,主要得益于法国和美国对吉援助增加、以及港口和相关服务业收入的增长。但经济仍然困难,失业率居高不下,投资不足,严重依赖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