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国家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

    国家名称:秘鲁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PeruLa República del Perú)

    秘鲁面积为128.52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同巴西毗连,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全境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有断续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约4300米,亚马孙河发源地;东部为亚马孙林区。科罗普纳峰和萨尔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兰山海拔6768米,为秘鲁最高点。主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和普图马约河。秘鲁西部属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2-32℃;中部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14℃;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5℃。首都平均气温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东部在2000毫米以上。

    秘鲁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间为白色,两侧为红色,白色长方形中间有国徽图案。白色象征自由、民主、和平与幸福;红色象征人民在独立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也表示人民对烈士的怀念。

    秘鲁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只南美骆马,为该国国兽,代表国家的动物资源,也是秘鲁民族的象征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鸡纳树,代表该国的植物资源;下半部为一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代表该国的自然资源和矿藏。盾徽上端为一个绿枝叶环;两侧各有两面秘鲁国旗。
   
秘鲁国花: 向日葵

    秘鲁国树:金鸡纳树

    秘鲁国兽:骆马

    秘鲁人口:2822.07万。其中包括印第安人、印欧混血人、白人和其他人种等,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阿伊马拉语和其他30多种印第安语。

    秘鲁首都:立马(Lima),人口781. 67万(2005年)。

    秘鲁行政区域:全国划分为24个省和1个直属区(卡亚俄区)。各省名称如下:亚马孙省、安卡什省、阿普里马克省、阿雷基帕省、阿亚库乔省、卡哈马卡省、库斯科省、万卡维利卡省、瓦努科省、伊卡省、胡宁省、拉利伯塔德省、兰巴耶克省、利马省、洛雷托省、马德雷·德迪奥斯省、莫克瓜省、帕斯科省、皮乌拉省、普诺省、圣马丁省、塔克纳省、通贝斯省、乌卡亚利省。

    秘鲁简史:古代境内居住着印第安人。公元11世纪,印第安人以库斯科城为首府,在高原地区建立了“印加帝国”。15-16世纪初形成美洲的古代文明之一─印加文明。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35年建立利马城,1544年成立秘鲁总督区,成为西班牙在南美殖民统治的中心。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建立秘鲁共和国。1835年玻利维亚和秘鲁合并,称秘鲁—玻利维亚邦联。1839年邦联瓦解。1854年废除奴隶制。1879─1883年,秘鲁联合玻利维亚同智利进行争夺硝石产地的“太平洋战争”。秘鲁战败后,智利夺取了世界最大的硝石产地塔拉帕卡省,并控制了秘鲁的塔克纳、阿利卡两省。1929年双方经过和平谈判,秘鲁收回塔克纳省。1933年与哥伦比亚发生边界战争,秘战败。1948年10月奥德利亚发动军事政变上台。1963年6月人民行动党贝朗德·特里当选总统。1968年10月3日贝拉斯科陆军中将发动政变后出任总统。1975年8月29日莫拉莱斯将军接管政权,1977年宣布“还政于民”。

    秘鲁经济:秘鲁是传统的农矿业国,经济水平居拉美中上游。“秘鲁”在印第安语中是“玉米之仓”的意思。秘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主要有铜、铅、锌、银、铁和石油等。其中,铋、钒储量居世界首位,铜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银、锌储量居世界第四位。秘鲁石油探明储量约为4亿桶,天然气储量为7.1万亿立方英尺。森林覆盖率为58%,面积达7710万公顷,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此外,秘鲁的水力和海洋资源也极为丰富。

    秘鲁是传统的农矿业国,经济水平居拉美中上游。近年来,秘鲁政府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吸引投资,经济持续增长。2007年,秘鲁国内生产总值为10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3%。

    秘鲁工业以加工和装配业为主,主要工矿产品有铜、锌、金、银等。秘鲁农业分为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两大类。经济作物是秘鲁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如咖啡、芦笋、棉花等。粮食作物以马铃薯、大米等为主。秘鲁还是世界主要的鱼粉、鱼油生产国。

    秘鲁是印加文明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利马大广场、黄金博物馆等。2007年,秘鲁吸引外国游客180万人次,旅游创汇17亿美元。

秘鲁签证:秘鲁商务签证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