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签证服务提供商

中国签证资讯网

全国:400-990-4166 北京:010-85656691
当前位置:签证首页 > 国家签证 > 澳大利亚签证 >

澳大利亚的唐人街_澳大利亚旅游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中国人的地方,没有唐人街的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少。“龙的传人”以其特殊而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渗透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在澳大利亚,当你漫步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等大城市,甚至到像堪培拉、本迪戈、巴拉瑞特乃至艾丽丝斯普林斯这样的小城镇去旅游,你都会看到中国人的面孔,“他乡遇故知,亲情分外浓。”    

      因为风俗习惯和语言沟通问题,华人往往喜欢聚居在一起,逐渐在各个城市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的华人聚居区,并通称为“唐人街”。据历史学家解释,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疆域广阔,国家强盛,闻名遐尔,因此,外国人就把中国人称为唐人,中国人穿的老式服装叫唐装,中国人吃的饭菜叫唐餐,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唐人街。其实,唐人街的英文名称叫“中国城”,由于唐人街上中国店铺多,又非常繁华,海外华人都称它为华埠。澳大利亚各大城市的唐人街几乎都在市中心,旁边紧挨着摩天大楼。唐人街就是唐人街,欧美人也能一眼看出唐人街来。牌坊上挂着对联,雕着龙凤,街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小阁楼红砖绿瓦,商店前灯笼高悬。中国人的商店满是中国特色,瓷器是中国的瓷器,咸菜是中国的咸菜。   
      全澳洲最大的唐人街在悉尼的闹市中心,这里也是悉尼街道最热闹、人流最拥挤的地方。悉尼唐人街的英文名字是迪克逊街,华人取其好意头把它翻译成“德信街”。最引人注目的是竖立在街头和街尾的两座牌坊,牌坊是根据中国古代的牌坊设计仿造的,配上中国宫灯式的街灯,颇有点古典美。街上方块字与拉丁字杂陈,房屋建筑中西合璧。街头牌坊两面横匾刻着“四海一家”、“中澳亲善”,街尾的两面则刻着“继往开来”、“通德履信”,此外还有类似“五湖四海皆兄弟”、“中澳亲善如一家”、“澳陆风光物阜民康邦交友善”、“中原气象德门义路揖让仁风”等好听中看的对联。这条街虽不算长,但街道两边一家挨着一家挤满了中国餐馆、免税礼品店、中国食品杂货店、中文图书文具店以及专演华语片的电影院。现在的悉尼唐人街已包括德信街南、西、北三个方向的好几条街,挤满了中国人、东南亚人甚至朝鲜人、日本人开的酒楼、快餐店、服装店以及珠宝首饰店,这里的书店及华文报馆,还出售中文报纸和书刊,此外,还不时可见风水先生的双鱼八卦图也在橱窗里向你招手。有一家专卖酒的广和昌商号,还保留着旧式广东店铺的特色,货架上摆着五加皮、花雕,也有洋酒,但柜台、钱柜还是老式的,显得古色古香。这里的华人除了从事饮食业、旅游工艺品和制造业之外,也有一部分在郊区租地种植中国菜,这些菜主要供应唐人街的中餐馆及在这里的市场出售。   

      一个小缝里钻出上百条好汉,唐人街上同样充满激烈的竞争。店家虽多,但盈利丰厚的店家实在是寥寥可数。太多的商店经营同样的商品,太多的餐馆售卖同样的饭菜。在经济不景气的阴影下,餐馆和商店的日子都不好过。也许是出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让利甩卖、薄利多销是这里店家常用的手段,各家商店和餐馆往往以压低价格来与同行竞争,最后也殃及自己。每次进商店,热情的店主总是笑脸相迎,拼起老命兜售,慨叹“韫食艰难”。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老店悄然倒闭,新店重新开张。三五年间在过路人看来是同样的一个商店,其实已几度更换主人。做老板惨淡经营,比打工还要辛苦,却未必比打工来钱容易。拼着老命干上一年,可能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工而已——赚到的不过是一份工钱。     沿德信街北头顺着中国城大酒楼左拐可以走到位于达令港的中国花园——“谊园”,这是悉尼的友好城市广州市为纪念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而在1988年建成的中国式花园,也是目前在中国本土之外最大的中式园林建筑。整个谊园占地9000平方米,耗资1700万澳元,建有双龙壁、人工湖,湖上建有九曲桥,园内广植中国华南地区的名花异卉,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走进园中,游客仿佛置身于北京颐和园和苏杭园林之中,倍感亲切。   

      确切地说,悉尼还有另一处“新唐人街”,这就是位于悉尼以南约30公里的卡拉玛达。这里是一个新兴的居民区,住有好几万华人,在这个居民区的南侧有几条街道纵横交错,形成一个商业中心。二十年前的悉尼地图上,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很少人烟,东南亚的炮火为这片尚未开垦的土地送来了一大批开拓者,他们男男女女,千模百样,却拥有一个共同的、令人辛酸的名字——难民,绝大多数是逃避印支半岛战火及躲避越南当局排华浪潮的华人、华裔。初来之时,除去逃难途中的一身惊恐和一颗破碎不堪的心,别无长物,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繁华小镇。我惊异人类的无穷的创造力,也感叹澳洲政府的人道主义精神,难怪一些报纸称这座小镇是“人道主义的丰碑”。   

      墨尔本的“唐人街”则以历史悠久而闻名。这里可以说是澳洲华人的起源地。据史料记载,早期来墨尔本的华人多来自广东人口稠密的四邑,即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大多从事牧羊、种植、小贩、店员、厨师、技工、捕鱼以及杂工的行当。所以,他们到澳洲后不久即建有“四邑会馆”和四邑庙宇。华人素来勤劳、节俭,他们用辛勤的血汗积聚着财富,并逐步把墨尔本的商业中心地带发展起来。自1851年维多利亚州发现金矿而衍生“淘金热”起,到1857年,墨尔本华人已多达3.5万人。这些华人利用墨尔本作基地,往返于寻金的地区,他们起初是在斯旺斯顿大街一带形成了一个华人聚居区,华人的商店、公司、餐馆纷纷开张,生意兴隆,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这是墨尔本最早的华埠。到了本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市道急剧萧条,贸易冷落,店家也日渐萎缩。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50年代以后,唐人街才重新兴旺起来。如今的墨尔本唐人街坐落在小伯克街,这条街是1974年开始规划开发的。街道的建筑显示出明显的中国风格,街头有由高大的红柱撑起的牌楼,街两边几乎全是华人开的酒楼、茶馆、食品店、杂货店和工艺品店,专营中国商品的店铺比比皆是。从早晨到深夜,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在这条街上还新开了一家“小平菜馆”,据说生意相当不错。这些店铺不仅以华人为服务对象,而且接待墨尔本的所有居民和外地游客,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加,唐人街上的牌子已越挂越多:中华青年会、致公堂、华联会、大龙会、澳洲中华文化中心。这些华人的社团组织对唐人街的巨变贡献颇大,不仅使墨尔本华埠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   

      在维多利亚州政府、墨尔本市政府的扶持下,全澳大利亚第一个华人历史博物馆——澳华历史博物馆于1985年在唐人街建立起来,墨尔本原本是澳洲华侨华人的发祥地,在这里建馆当然名副其实。该馆旨在展出澳洲华人的历史文物,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及光耀华人在澳洲社会的影响与声誉。这座五层高的正方形建筑,陈列着当年华人开采金矿的照片、图片、华人大事记、华人会馆、同乡会的锦旗,活动照片及有关资料、华人回国观光的照片、华人欢度中国传统节日的照片,其中还陈列着西安秦陵兵马俑复制品、中国宫灯、中国民族乐器等,馆内还可放映澳洲华人历史的纪录片。最引入注目的是馆中陈列着一条目前世界上最巨型的龙,令观者留连忘返,遐思不已。   

      布里斯班也有一条以几家大酒楼为中心的唐人街,街的两端各有一座大红金字的牌坊,街道中心还建有一座中式的街亭,极富民族特色,十分引人注目。这条街是由当地华人集资兴建的,现在已经颇具规模。周围的几条街也开办了不少中餐馆、礼品店、食杂店等商店,更令人惊异的是唐人街上竟有一家经营湖南菜的“岳阳楼酒家”,店东是刚从湖南岳阳获得商务签证来此的一位中学女教师。老乡见老乡,乡情分外浓。我和朋友每到布里斯班,必到“岳阳楼酒家”品尝家乡菜,老板则格外热情周到,在异国他乡能听到乡音,吃到家乡菜,的确是特别的享受。女老板说,她刚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特别想家,现在开始慢慢适应了,再加上生意还过得去,所以找到了一点感觉。在南澳首府阿德雷德,华人虽然不多,但这里的唐人街也建在市中心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旁边,周围的街上开着一家家各式中餐馆和商店,因为客流量大,生意自然不错,处处显示出华人的商业眼光。由于这里每两年举办一次“阿德雷德艺术节”,中国文艺界人士也经常被邀请参加,所以,这里还开有几家中文书店。本想随意游览一下,不料竟在这里找到了国内已经脱销的几本关于澳洲的参考书籍,价钱虽贵,咬咬牙便买下了。首都堪培拉华人较少,唐人街不具规模,只是在迪克森区有一些中餐馆,那里有一条颇具中国特色的不长的街道,据说其中一半为香港著名影星成龙所拥有。街道两旁约有20家店铺和中餐馆,也有经营西餐和东南亚其他菜系的餐馆。在堪培拉这么个小地方,散布在星罗棋布的居住小区里的中餐馆少说也有百十来家。由于近年来在堪培拉定居的华人大多拥有高学历,不少人还在联邦政府机关申请到了职位,所以,堪培拉的华人增长较快,再加上市政当局眼见“唐人街”在悉尼、墨尔本等地成了“风水宝地”,也在制订计划,打算逐步将迪克森区发展成繁荣的唐人街。   

      在唐人街,游客最熟悉的莫过于饮食业,因此,中餐馆几乎成了所有唐人街的一个特色。澳大利亚的中餐馆很多,遍及全国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有中餐馆,甚至在不到千人居住的小镇,也有一两家中国餐馆,在大城市里,中国餐馆就更多了。有人告诉我,悉尼至少有1000家中餐馆,墨尔本的中餐馆不少于500家,连小小的30万人的堪培拉,也开有120多家中餐馆。对于这些数字统计,我抱将信将疑的态度,但中餐馆数量之多,普及面之大,这倒是我亲身经历的。我曾有机会去过澳洲的一些中小城市,如达尔文、凯恩斯、巴拉瑞特、本迪戈、黄金海岸等地,都有一些定居的中国人开的商店和餐馆,甚至在澳洲中部沙漠地带的小镇艾丽丝斯普林斯,也开有四家中餐馆,一打听,这里的华人大概就20人左右。   

      唐人街的中餐馆有大有小,饭菜有精有粗,价钱有贵有贱。有的餐馆,如悉尼的皇上皇和墨尔本的帝国酒家等,从菜肴到服务都属于比较高的档次,而大多数餐馆都比较大众化,这些饭店既可以做出高级美味,也可以提供普通饭菜,甚至可以外买(take-away)。这些餐馆往往店堂窄小、装修一般,比不得国内店堂宽阔的豪华酒店,平时生意清淡,但每逢周末和宴会则十分繁忙;这些中国餐馆往往以广东菜为主,海鲜菜较为普及,近年业也开始打破粤菜一枝独秀的局面,出现了多种风味,如上海菜、山东菜、四川菜等。我曾去墨尔本一家中餐馆就餐,不经意间,赫然发现已故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在此就餐的照片,在堪培拉的长城酒家,我也发现很多现任中国领导人在此就餐时的合影。看来,中国领导人外访时也忘不了品尝家乡口味,而对酒家来说,更感到光荣,成了招徕顾客的活广告。     中餐的魅力,在澳洲人中引发了一股热潮。这股热潮势   头凶猛,且有长盛不衰。之势。来中餐馆就餐的不仅有中国   人,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澳洲居民。圣诞节本是西方人的洋节,澳洲人又过的是“热圣诞”,但用请朋友吃中餐来过圣诞的澳洲人亦不在少数。澳洲人大多接受中国菜的吃法,因为这里色香味俱全,而且价格合理、服务周到。,有趣的是,不少澳洲人不仅亲口吃中餐,而且还亲自动手做中餐,悉心操弄,乐在其中。一些澳洲人不仅屹中餐吃出了门道,而且品评的水平也渐上档次。有位吃惯了中餐的澳洲朋友告诉我,西餐食品,往往不是煎就是炸,口味简单;中餐却可以花样翻新做出几十种色香味迥异的佳肴。西餐的生硬食品居多,中餐则该生则生,该熟则熟,软硬结合,易于消化。西餐多是大块,吃时还得用7JY..切割;中餐则讲究刀功,直接人口,省时省事。可见,这些澳洲美食家吃中国菜已经吃出了一定的“境界”,比起中国食客来,一点也不逊色。   

      一位在唐人街打过餐馆工、做过“克勤汉”   (kitchen·ham)的留澳博士很有体会地对我说:“中国的烹调技术绝对是世界第一,澳洲人对此也趋之若鹜,这也因此而养活了一大帮海外华人。”在澳的留学生,不管你在国内是什么地位,是否有奖学金,都或多或少有打工特别是在唐人街餐馆打工的体验,这番经历也许是人生最宝贵的,但其遭遇、其过程却没什么好恭维的。唐人街的老板大多是小本经营,生计艰难,所以对待华人同胞也从来不会心慈手软,反而极尽盘剥克扣之能事。这里的留学生说,只要有打工资格,而且英语过得去就尽量去找“鬼佬”的工。“鬼佬”是这里的华人圈子流行的对澳洲白人的称呼。当一个打工仔告诉你,他在一个鬼佬手下打工的时候,那神态一定是既骄傲而又幸运的,因为这不仅表明他的工资、待遇还过得去,而且说明他的英文至少可以凑合。如果他的老板是华人,那就根本不一样了。因为华人老板在留学生中留着一个恶名声,他们在这里开设杂货店、肉铺、成衣厂、更多则是餐馆酒楼,他们用很低的工资雇佣大陆同胞,特别是“打黑工者”,而且时常监视他们做事,让人感到极不自在。按他们自己的说法,“我请你只是为帮你的忙”,言下之意似乎他们开设的是慈善机构,而随着需要“帮忙”的大陆学生越来越多,更成就了他们,使他们的名声变成了颇具嘲讽意义的双料货。   

      早先,唐人街既是华人工作的地方,又是华人居住的地方,唐人街上的房屋大多为一二层的建筑。他们通常在一楼做生意,二楼住人,或者在前厅营业、后屋住宿。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西方各国大都倾向于把工作区和生活区分开,许多人在城里上班,家住郊区,这种现代化生活当然也影响到唐人街的华人。除了个别华人仍住在唐人街外,绝大多数华人同其他居民一样,分散居住在各个现代化的居民区。即使如此,唐人街仍然是华人社群的社会活动中心。在澳洲的华人社团据说有上百个,性质各不相同,有的是来自同一地区的人组织起来的,如同乡会馆;有的是根据行业特点形成的,如商会、工会等;有的是出于兴趣爱好组织起来的,如大龙会、舞狮会、合唱队、舞蹈组等,还有的是以政治立场划分的以及宗教团体等。由于华人社团立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捍卫华人的合法权益,为华人社区服务,活跃华人社区文化生活,促进中澳友好和两国交往,故华人社团通常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而且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华人参加活动也比较踊跃。近来,由于澳洲政坛出现了波琳·汉森及“单一民族党”,鼓吹种族主义逆流,引起华人社团的高度警觉,而印尼排华暴动又向世人表明,华人仅在经济领域发展,不参与社会政治是非常危险的,且最终会面临任人宰割的命运。华人社团的精英人士联合其他少数民族和澳洲主流社会共组团结党参与联邦议会选举,成败姑且不论,但这一趋势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每年的三大传统节日——农历春节、中秋节和端午龙舟节,澳洲各地的唐人街和华人社团照例要尽兴狂欢一番,而这又成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次绝好机会,为澳洲多元文化增辉添彩。华人在街上舞狮舞龙踩高跷,搭起舞台表演舞剧、话剧、小品和中国武术等,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欢聚在一起,共贺佳节,互致问候,人流如潮,人声鼎沸,活动场面盛况空前。这中间既有黄面孔的中国人,更多的则是不同肤色的民族,他们像过自己的节日一样,穿着各式各样的盛装、扶老携幼,前来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之所以参加,一则是因为好奇,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钦慕。在墨尔本附近的本迪戈,对所有在澳华人来说,更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对当初被贩运来澳的劳苦华工来说,本迪戈就是他们要奔赴的第一个目的地。这里的华人早在1871年就开始表演中国传统节目——舞龙,当地人称此为“复活节山会”,以后每年1月15日复活节,当地的中华公所都要举行山会和舞龙大游行。这是当地市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上百人舞动长龙通过各主要街道,一路锣鼓喧天,且走且舞,大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景象十分壮观。与此同时,许多男女青年化装成各种角色,载歌载舞,列队游行,表演各种节目。100多年来,“龙舞”在本迪戈起了促进澳洲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作用,由于每年的山会都要舞龙,而且这里还有两条来自中国的百米长龙,本迪戈因此和龙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称为“龙城”。   

      百年不改赤子情。华人虽然生活在异国他乡,但不少人对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却十分执著。老一代移民冒着南太平洋的狂风恶浪,千里迢迢来到澳洲,含辛茹苦,艰难创业,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他们坚持后一代必须学习。有的人家规定,孩子在家里一定要讲中国话;有的还要求儿孙辈要读中文书,学写中文字。还有的人家将《论语》、《唐诗三自首》连同关公像供在一起,还把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除夕夜吃团圆饭的习俗也一代代传下来。   

      说起唐人街的国粹,丧葬礼仪也算一例。在唐人街,偶尔也能碰到长长的送葬队伍,仪仗队清一色的黑衣和白顶大盖帽,乐队里有洋人也有华人,吹吹打打,很有点肃穆的气氛。送葬的当然是死者的亲朋故旧,长长的车队,慢慢地穿过唐人街。这种葬礼和排场正应了一位刻薄的台湾作家的话:“中国人烧成骨灰也是中国人。”在澳洲的老移民,其创业之艰辛,非常人所能想象。千辛万苦之外,可能只有漂泊海外的孤独。中国人讲究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许多人终生漂泊,无法回到故里,唐人街就是他们的故乡了。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调整了移民政策,增加了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配额。世界各地特别是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的华人来澳投资定居者明显增多,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也有不少移民澳洲。投资移民者有不少在经营房地产,做进出口生意或投资办工厂等;同时,一部分医生、护士、教师、会计、律师、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也加入了澳大利亚的移民就业队伍。据统计,在澳洲,华人专业人才的比例比其他民族要高得多。华人知识分子在澳洲就业队伍中明显增加,使华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随着华人职业成份的变化,华人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政府机构、大学、医院以及一些驰名的国际商业机构内,位居高职的华人也不在少数。具有博士、硕土、学士学位及专科文凭的人,也数不胜数,至于会计师、律师、医生、护土、电脑人才更是比比皆是,他们以中国人特有的智慧、适应力和创造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令其他种族的人刮目相看,钦墓不已。   

      走近唐人街,仿佛走近了数十万旅澳华人的身边。与他们心心相印,与他们娓娓交谈,与他们共同从历史走向未来。澳洲华人多,无论是新移民还是在澳洲出身的华人,整体素质也远非过去可比。以前淘金时代遗留下来的华人矿工和菜园劳工的形象已经彻底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活跃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形象。老移民开辟的唐人街就像街道上高挂的灯笼一样,只是昔日的象征。新华人已经开始融人今日澳大利亚社会的主流,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亚洲签证 亚非签证 美洲签证
欧洲签证 商务签证 旅游签证

热门国家签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随机阅读

更多
  • 签证咨询 & 签证办理
  • 认证办理
  • 国际机票
  • 企业合作洽谈
  • 工作日9:30—17:30处理咨询事宜
    其他时间仅处理办理中的业务和紧急事项